12月25日中山音乐堂听小提琴家林朝阳(盐哥)讲故事
演出资讯 2018-11-16 10:15

2018年12月25日19:30,中山音乐堂将举行“醉美旋律—林朝阳小提琴独奏新年音乐会”,著名小提琴家/教育家/作曲家/制作人林朝阳将在多年创作工作后再次以小提琴家的角色“复出”,今天,让我们一起听他讲述关于音乐家的故事。
今年12月25日在北京的音乐会开场曲是普罗科菲耶夫的第二小提琴奏鸣曲,小时候我并不太理解他(普罗科菲耶夫在后文简称普罗),他曾经给我的感觉是一个怪叔叔,总是写滑稽的跳跃音程,配以古怪的节奏,无聊的音阶,偶尔飘出几句的确很美丽的旋律,小时候我更喜欢浪漫忧伤的柴可夫斯基和严肃悲情的肖斯塔科维奇,可是现在我发现,顺序变成了普罗第一,老柴第二,肖斯塔科维奇我是不演也不听,老肖的东西顺拐,是顺着他当时的时代背景创作的,现在的我们已经远离也不会留恋那个时代,他的音乐跟今天的我有了疏离感,而普罗的音乐则会越来越受欢迎。
普罗的钢琴水品一流,青年时代坐着大轮船周游世界,靠在钢琴上表演某生活,苏维埃联盟成立不久后,他主动回到祖国生活,他也始终没有象老肖那样站在政治的风口浪尖上,他关心的是中世纪的古斯拉夫文化,关心的是不受时间地域限制的更本质的素材,是爱,空间,人与人的美好关系,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,他的写是[彼得与狼][罗密欧与茱丽叶][对三只橘子的爱情]他通过这些幻想性的作品来描写他的俄罗斯,被圣洁的大雪覆盖的神奇的土地。普罗擅长用幽默,讽刺的风格和精湛的技术结构组成他的作品,他惯用美丽轻柔的大小调转换,他不喜欢沉重,他神游中世纪的空旷,他谱写中世纪的纯净,他去掉了比较歇斯底里的浪漫派给音乐带来的狭隘,他能把最真挚的感情与巨大的幽默感揉在一起,我要表演的第二小提琴奏鸣曲就是这样一部伟大的作品,充满神奇的魔术语言,不带黑压压的负面情绪,时而温柔到极致,时而个性极强,一个仙女出来耍各种魔力,极有幽默感地给你看各种斯拉夫式奇景画面,最后结束在捉迷藏般的幻想里,结束在梦境里,消失在空气里,雪姑娘式的对话式语境,极有画面感的插段,普罗的艺术性格无法被复制,他的奇想和杰出的艺术观可以媲美一群20世纪的美术先锋。
我理解普罗不写沉重和悲伤,谁没有悲伤呢?我们都有过青春期,都歇斯底里过,都会有不如意,生命的时间线一直在延展,生活像一台扫描仪,当某种程度上我们不断失去和不断改变,我们才可能是健康的,美丽得像音乐一样,变幻延展。
作家阿城曾经对我讲,有些创作只是揭开了伤疤,而没有解决问题。普罗的作品不揭伤疤,他不想把自己的烦恼带给别人。
——文章作者:林朝阳(盐哥)
转自:中山音乐堂